現時治療肝癌,除了大眾熟悉的傳統外科手術外,還會用微波或射頻等熱能消融技術,將癌細胞殺死。熱能消融技術可治療 3 至 5 厘米的肝癌腫瘤,效果可媲美肝臟切除手術,但此技術的熱能會破壞血管,故不能徹底消滅貼近血管膽管、膽囊和腸臟的腫瘤。

  納米刀技術的正式名稱為「不可逆轉電穿孔」,手術時將直徑 1 毫米的細長電極針,經皮膚刺入腫瘤,並以電腦準確地計算電場的大小和位置,釋放高壓的直流電,以超短的電脈衝方式,產生強力的電場,「電死」癌細胞。已凋亡的細胞,會被人體吸收,並長出新生細胞取代腫瘤。

  凋亡細胞被人體吸收

  中大影像及介入放射學系教授余俊豪說:「整個納米刀治療需要一個鐘,治療後只有針孔大小嘅傷口。我哋將繼續進行臨牀研究,希望早啲喺本港醫院全面引入呢種新治癌技術。」

  納米刀適用於復發

  由於不會產生熱力,納米刀可治療小於 5 厘米的腫瘤,更可治療貼近血管、膽管和神經線的腫瘤,適用於肝、胰腺等器官。惟病人需要接受全身麻醉,並以藥物鬆弛神經肌肉避免肌肉收縮,影響治療。同時,有心律急症、心功能欠佳,以及有肝硬化等病人都不能應用。

  余俊豪教授指出,納米刀的療效與外科切除相若,術後五年生存率可達50%。另外,納米刀亦能適用於復發的腫瘤。

  實驗不損其他細胞

  惟納米刀治療成本較高,每次手術約需5萬元,並處臨牀研究階段,研究團隊計劃進行35例肝癌及胰腺癌治療後,將研究報告提交醫院管理局,但預計最少需2年時間,才能獲審批廣泛應用於臨牀。

  余俊豪表示,在今年3月至6月進行了經皮穿刺納米刀動物實驗。在活豬身上使用納米刀,並檢查納米刀對不同器官包括心臟、肺、血管、神經線、膽管、膽囊、胃、膀胱、腎臟、肌肉和骨骼的短期、中期和長期影響。經過電腦掃描、解剖病理學和組織病理學分析這些器官和組織的變化。

  研究發現經皮穿刺納米刀治療可有效令肺、腎臟,肌肉細胞凋亡;不會破壞血管、神經線、膽管和骨骼;在安全距離下對胃和膀胱亦沒有傷害。

  根據衞生署資料,肝癌是本港第三大癌症殺手,癌症新症當中,約7%屬肝癌個案。在2011年,共有1,536人死於肝癌。而在過去20年,發病率有年輕化的趨勢。

  手術費約5萬元

  早期肝癌一般沒有任何病徵,患者或會感覺身體疲倦及體重下降。其後則可能出現下列病徵:噁心、嘔吐、發燒、黃疸(皮膚和眼白泛黃,尿液呈茶色)、腹部腫脹和右上腹疼痛。

  肝癌:第三大癌殺手

  導致肝癌的一個重要高危因素,是感染慢性病毒性肝炎,其中尤以慢性乙型肝炎感染最嚴重。在香港,慢性乙型肝炎帶病毒率處於中等至高水平,其他重要的高危因素包括肝硬化、過量飲酒等。

  而本港約10%香港人口是乙肝帶病毒者,香港肝癌基金會呼籲,乙肝帶病毒者應每半年接受驗血及超聲波檢查,了解肝臟狀況,及早找出問題,對症下藥,以提升治療效果。

  原文地址:http://www.metrohk.com.hk/index.php?cmd=detail&id=225634


Prev: 澳門日報:香港首例中大納米刀滅腫瘤

Next: 晴報:中大納米刀割肝瘤 香港首宗